摘要: 新时代下新雄安,借着雄安新区的新风,中国保定新莲池书院主办了中国第二届视觉艺术双年展新莲池水墨邀请展,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莲池书院从学术上作为第一协办方单位,使这次带有浓厚的书院背景、学术背景与...
总策划:张喜顺
总顾问:巴信武、刘金柱
执行策划:黄岩(中国)、张建华(中国)、德妮丝(澳大利亚)
艺术主持:曹林、季宏敏
学术委员会:刘金柱、朱青生、彭德、王林、彭峰、朱其、岛子、王华祥、张旭光、李文儒、吴十洲、黄纪苏、隋建国、张强、秦风(美国)、宣永生(加拿大)、黄岩。
策展团队:德妮丝、谢海、叶有良、王轶琼、李广明、沈加根、唐书安、张传伟、韩伟华、李铁军、刘浪、季宏敏、丁雪峰、王麒诚、赵瑞。
策展助理:黄墨、何砚
开幕时间:2019年5月1日上午10点
展览地点:中国河北保定新莲池书院
主办单位: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新莲池书院
协办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大学文学院、华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雄安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顾随国学院、中国国学院、荣宝斋画院、紫禁城画派、书画印北京国创艺术馆、晓景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巡洋舰美术馆、牛津艺术学院、美国纽约国际水墨艺术中心、德国北方艺术协会、国际水墨艺术研究院、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而已美术馆、中国书法家网、中标院艺术乡村研究所、北京那先影业有限公司、《美术天地》杂志、《艺术地带》杂志、环球文化网、中国美术大观网,世界名人网,网易,搜狐,腾讯,今日头条、中国职业书画家网、艺术囯际网、首都艺术家网等。
支持单位:故宫博物院、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上海创意文化产业研究院、欧美同学会美术家协会、重庆文商集团、四川美术学院水墨史研究中心、中国水墨艺术博物馆、新京派艺术研究院、租画网、艺术家年鉴网、金凤艺术网、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水墨艺术博物馆、上海800艺术区、中国汉字艺术中心、荷兰玛斯德比艺术中心等。
邀请艺术家:白岩峰、陈红汗、陈硕、呈山一帆(日本)、德妮丝(澳大利亚)、丁剑、董亚萍、顿子斌、范宇光、丰歌、关山、郭丰、韩伟华、何继、何金时、何玲、何砚、洪帆、侯光飞、华继明、黄岩、霍香结、季宏敏、金美兰(韩国)、李波洋、李晶、李铁军、梁建平、林继昌、刘红选、刘宏宇、刘景路、刘筱静、刘银叶、骆风、吕子真、吕宗平、马汀、秘金明、妙善、朴建孩(韩国)、秦雨、曲璞、任净一、邵岩、沈加根、宋军生、唐书安、王浩、王华明、王麒诚、王晓明、王轶琼、王长松、魏涛、魏徵、吴书伃、吴震寰、谢海、邢斯恬、徐锷、许英辉、宣永生(加拿大)、颜新元、杨群、姚兴文、叶有良、乙卜、余培奇、雨鹤、张传伟、张桂华、张吉祥、张建华、张强、张斯砚、张旭光、张圆满、张肇达、张铁梅、张子静、赵豪杰、赵英旭、周毅、周正、邹临风 (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新时代 新莲池 新文人
——写在中国第二届视觉艺术双年展新莲池国际‘莲叶何田田’主题水墨邀请展之前
文/刘金柱
雄安新时代,莲池荷花开。
文人新水墨,重整河山来。
新时代下新雄安,借着雄安新区的新风,中国保定新莲池书院主办了中国第二届视觉艺术双年展新莲池水墨邀请展,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莲池书院从学术上作为第一协办方单位,使这次带有浓厚的书院背景、学术背景与文人背景,并邀请澳大利亚艺术家、策展人德妮丝作为国际策展人,使这个展览在新时代下具有了新的国际视野。新莲池书院坐落在保定西湖之内,春暖花开,莲叶田田,鱼戏其间,文人水墨,挥洒翩翩。
一
十九大之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雄安新区的设立,也为保定带来了新的生机。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重大决策:复兴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这一切,为了我们这次展览做了一个厚厚的铺垫,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用文化艺术传播正能量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希望。当然,不是所有的官僚文化都是文化正宗,甚至通过官僚手段把朴拙一派的书法家定位为丑书,把王镛、沃兴华等等要开除中国书协,其实现在的书协美协已经绝非往常,越来越藏污纳垢,比如苏士澍、杨晓阳、刘大为事件等等。我们这次展览更侧重文化文人的视角,同时也要远离那些江湖骗子,通过钱权手段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
中国的书院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人讲学。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墨子开了私人办学之风。孔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并未建立书院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秦汉兴建太学,设五经博士(五经指易、春秋、诗、书、礼,博士是官职,不是学位,教授经典的是经师)。太学是官学,相当于国立大学,不同于私学。魏晋时期,太学依然存在,但学术风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玄学。
书院开始于唐代。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改变了汉代的“征辟”、“乡举里选”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通过考试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书院也就应运而生。但唐朝的书院还是初创,在其发展演变中产生了两种功能。一是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二是一部分文人学士在山林之间筑起书屋,作读书休闲之用。比如后经朱子修复而成的白鹿洞书院。
书院兴盛于宋代,其规模、性质与功能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与理学即新儒学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北宋初,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思想家,他们以儒家经典教授于各地,随之便出现了很多书院。政治改革家范仲淹从政时,便设置学官,胡瑗等人则以“明经”、“政用”设科讲学。与此同时,“宋初三先生”中的孙复、石介,亦开科讲学。随着儒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讲学之风大兴。到北宋中期,理学正式形成,以地域为名称的学派也先后建立,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苏轼父子的“蜀学”,相互响应。与此相适应的书院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到了南宋,朱子在福建建立了“闽学”。从二程“洛学”到朱子“闽学”,经历了四代传授过程,其间都有书院相随。而朱子所到之处,则以建书院为首要任务。着名的武夷精舍(建于1183年,明代改名武夷书院,清康熙题字“学达性天”)、沧州精舍(建于1192年,初名竹林精舍,后改名考亭书院,清康熙题“大儒世泽”匾额),就是朱子亲自所建。着名的白鹿洞书院(1179年)和岳麓书院(1194年)则是由朱子重修而成。朱子不仅是“集大成”的思想家,而且是对书院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教育家。
明代以后,书院继续发展,王阳明和朱子一样,非常重视书院的创建和建设,所到之处,都有书院相伴。清代以后,书院遍布全国各地,连最边远的地区如西北,只要有学子读书的地方,差不多都有书院。有些书院,由于影响巨大,受到朝廷的重视,由皇帝加以“钦定”,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但书院的建制和教学仍按自己的学规办事,因此,基本上仍属私立大学或学校。
书院在中国的文化教育和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的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宋代以后,书院已不是国家教育事业的辅助性机构,而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流。书院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书院的首要功能是教育。在众多书院中,朱子为白鹿洞书院所写的“揭示”即学规,具有代表性。其中,“五教之目”即“五伦”,是德性伦理,以人性为基础。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小学是启蒙或发蒙教育(又称蒙学),除了读书识字,主要是在“洒扫应对”的实际生活中培养德性。大学按朱子的说法,是讲“格物致知”之学,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即所谓“内圣外王”之学。中国的书院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并做出了贡献。与此相联系的是,书院还是发展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创造的重要园地,也是维系社会舆论的场所。书院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又承担着发展学术的任务。许多思想家和学者,通过书院的教学与交流活动,不断进行思想创造,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不同学派,推动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他们在书院着书立说,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书院也是学者们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比如着名的“鹅湖之会”(1175年)就是一次很重要的学术交流。书院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议论时事、批评时弊、发表政治主张的重要场所。儒家有道统与治统之说,认为道统是治统的指导思想,书院则是维护道统的重要阵地。儒家虽不能作帝王师,却要维护道统的尊严。从孔子、孟子开始,就有这一传统,宋明理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他们直接参与政治、实施儒家主张的机会很少,主要是通过言论和着述发表自己的主张,以影响当时的政治。
莲池书院属于官学,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和挖掘莲池书院文化底蕴,打造全国书院文化复兴示范基地,莲池书院、河北大学文学院、新莲池书院携手共建了“河北大学莲池书院”。三方将在书院建设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莲池书院为根,以新莲池书院、河北大学为社会活力和学术活力,利用高校文化人才优势,培养一批图书馆古籍整理修复人才,不断满足我市古籍整理修复的需要。同时突破莲池书院博物馆、新莲池书院现有的以旅游、培训为主的管理模式,从保定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探索高校与政府部门理、实互动新模式,以及书院文化复兴示范基地新型创建模式,我们这次展览因此而生。同时我们也希望带动社区书院、乡村书院等发展,推动书香保定活动纵深开展。
中国第二届视觉艺术双年展新莲池国际‘莲叶何田田’主题水墨邀请展正是为这次合作的最大的助力,是一个书院文化复兴示范基地新型创建拓展新模式。‘莲叶何田田’主题体现的‘莲荷’文化,同时也是新时代下‘和谐’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用水墨作为材料,用文人情怀创造一个水墨的文人精神世界,使‘新莲池’的‘新’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赋予了一个精神概念的高度。
三
在没有论述新文人之前,首先谈谈文人画。文人画的前提是文人,文人大部分出身都是读书人,文人士大夫出身。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文人画强调的首先是文人,文人性,文人气质,文人学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哲学、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的思考,当然文人画更强调精神性。文人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师曾发表了《文人画的价值》一文,对中国文人画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总结和阐释,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徐渭在明代文人画脉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徐渭是兼有之。当然,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题材更为广泛。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哲性思考,甚至依托于儒释道之说,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现在人物画也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段,当然,现在任何东西都可以做文人画的表现素材。
宋代以前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画作虽然并未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而论文人画,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自乐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比如《袁安卧雪图》(也叫《雪中芭蕉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是梦,又是幻境。其画蔚然成风,代代相传。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着的发展,出现了“三家山水”和“徐黄体异”的花鸟画。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据《画继》作者邓椿记述,宋徽宗亲自主持北宋画院,讲求“形似”和“法度”,法度是要学习传统的严谨技艺,形似是要真切细致地再现客观事物。宋徽宗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展精工细刻的画风。宣和画院的上述画风在南宋绍兴画院继续得到发展,画家追求形象的逼真,构图的提炼。总的说来,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度的“写实”,有的美术史家把两宋宫廷绘画称为“东方写实艺术的巅峰”。写实艺术有时候也是一种束缚,发展到极点就容易走向反面。宋代一些具有渊博文化修养的文人画家就发现了这一弊端,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另辟蹊径,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理论。
苏东坡是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的文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其次,他抬高了画家王维的历史地位,并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画工)区分开来:“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 再次,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死板的画工风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绘画实践上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使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美学实践,另外文同的墨竹图与苏轼共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人物画方面,具有很高文学、书法、古物鉴赏能力的李公麟把唐代的“白画”创造性的发展为白描,这种脱离色彩的线条更加强调书法功力和抽象的审美情趣,更加符合文人的审美标准。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独创的“云山戏墨”和“米点皴”,俗称“米氏云山”或“米家山水”,标志着山水画以简代繁地转变,经元初的高克恭继承发展,对元明清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元代文人处境相当卑贱,因为马上民族本身的“重武轻文”问题,文人士大夫放弃仕进,疏于人事。在宋代主要作为仕宦文人业余文化生活的文人画,开始更多地转入在野文人手中,成为他们超越苦闷人生重返自然的一种方式与手段。画家心中的山水,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融入画家忘情于大自然的超凡脱俗的自由心境,也渗入了无可奈何、忧思忧国的萧条淡泊之趣。随着元统治者吸收亡宋遗民参加政权和文化建设,在南北美术交流中,值得惊喜的是出现了在变革中影响一代绘画风气的赵孟頫。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那么赵孟頫就是开元代文人画风气的领袖。作为美术理论家,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主张“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同源”,为文人画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董其昌论述道:“赵文敏(赵孟頫)问画道于钱舜举(钱选),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墨而飞,不尔便入邪道,愈工愈远。”又引申为:“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都重视把书法的笔墨情趣引入绘画,勾勒线条亦具文人的典雅风格。在元代绘画实践上,元初以赵孟頫、高克恭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晋唐和北宋的传统,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因此开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气。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反映消极避世思想 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行。其代表人物倪云林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文人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倪瓒:《题为张以中画竹》)至此,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
明代初年画家分为两派,一派始忠于宋元文人画的传统,另一派是复古派,即明初复兴的皇家画院中继承南宋“马夏”院体山水画传统的戴进、吴伟等人。但“吴门派”为代表的明代文人画,扫除了“复辟”的“院体”画,把元人奠定的文人水墨风格推向更高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与仇英。吴派画家的主要成员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敏感或切身体验到仕途的险恶以及苦难经历,于是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他们尚意趣、精笔墨、继承“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青藤白阳”更是把文人画的大写意花鸟画推向极致,陈老莲把人物画推向极致。晚明松江派董其昌一出,拓展文人山水画新境界。至此,文人画在实践和理论上均已经发展成熟,而董其昌则予以完美的总结,遂使以文人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山水画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董其昌对于绘画的最大影响,在于他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宗”和 “文人画”的理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遥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李大将军之派,非吾曹易学也。(《画禅室随笔?画源》)”
南北宗论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的特点,比喻山水画南宗画崇尚士气、 尚质朴、重笔墨,而北宗画则是画工画,重功力、重形似;南北宗论强调文人画概念,并梳理其宗派体系。从董其昌本人的绘画实践来看,这意味着以书法修养融入绘画实践,“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以笔墨韵味代替造型原则。董其昌还强调文人画的“士气”。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及其绘画实践,哺育了明清一大批山水画家,其中佼佼者,当为画史所称的“四王吴恽”。四王借鉴董其昌南北宗论,对山水画南宗运动推行、绍述,他们以师古为名,对南宗画的创作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在四王正统画派之外,还有石涛、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为代表的革新派,八大山人的简练、石涛的奇僻。身为明末遗民,他们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八大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石涛努力体察自然,鄙视陈陈相因,亦步亦趋的画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法自我立”,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主张对后世的“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画发生了三次论争,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以文人画为特质的中国传统绘画,是继承还是抛弃,是西化还是完全继承传统。第一次论争中,康有为、陈独秀等要求进行美术革命,并完全采用西方的写实手法改造绘画,而陈师曾等人则维护中国文人画的地位和价值,发表了《文人画的价值》一文,对中国文人画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总结和阐释。第二次是四五十年代徐悲鸿提出的“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主张在艺术院校里中国绘画的学习必须从素描开始,而潘天寿等人则主张恢复中国画系,中国画应摆脱西画的影响独立发展和教学。第三次是八十年代以来,吴冠中提出现代绘画理念,要对中国画进行彻底变革。从创作实践来看,近现代的中国绘画有这样三条道路,并各自产生了大师。一是完全继承传统绘画并继续探索创新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陆俨少;二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并借鉴西方绘画技巧的刘海粟、潘天寿、李可染;三是采用西方绘画技巧,并融合中西方各种流派的徐悲鸿、林风眠。
到了80年代,栗宪庭先生还新着的文人画概念。九十年代初栗宪庭写过一篇《展示形式与中国水墨画的革新》的文字:“中国水墨画和琴棋书乃至吟诗品茗,一直是文人士大夫在经邦济世之余,聊寄胸中逸气而成为生活品位的标志。因此,‘把玩’作为文人水墨画的一种高级欣赏形式,对中国水墨画形成卷轴形式以及笔墨韵味的美学标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从我的视角,其中被称为文人画家很多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训练,甚至没有足够的修养,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愿望,我们这次展览尽最大可能的去选择更好一些修养的艺术家来参展,文化背景也不仅仅是中国文化传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世界文化相互穿越、渗透,更具有新的面貌与意义。
下面我在论述一下新文人,对于我们这次展览,这里的新文人,也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当下的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对于我们这次展览,是指当下文人艺术家创作的文人水墨作品;其二,我们这次展览是一个国际语境下的一个展览,我们所选择的艺术家来自两群人,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家,他们用传统的‘诗书画印’的形式的文人抒怀的文人画,就是我上一段用整整一大端来书里的文人画家的文脉作为线索,比如张旭光的二王传统与痕迹、谢海江南文人的小情调打情怀、唐书安的写意山水、梁建平的西北风情与禅意罗汉、任子千的问禅问道、邹临风的大写意、魏征的汉魏风骨、吴震寰的大道至简、陈硕的章草意味、梁长胜来自山海经的鬼怪线描、李铁军的千军万马的气势、萧乾父的文人书写性、曲璞秀雅与苍茫相融、吕三的朴拙、张肇达的势不可挡、张建华文人情怀等等;还有带有一定当代意识风格的又受传统文化深深地浸染过艺术家比如邵岩一注射器为笔的射墨作品、黄岩的观念水墨、张强的盲写,胡又笨的水墨装置、旺忘望的转基因水墨、王轶琼的烟墨、季红敏的宇宙苍茫、吕子真的道符痕迹、顿子斌的影像水墨、马杰的中原情怀与南海情怀等等。另一部分邀请外国艺术家或者具有国际背景的中国艺术家并带有西方抽象表现风格的水墨作品。比如来自哈佛大学艺术家秦风的意象水墨与装置,牛津大学的艺术家沈家根水与墨的交融,澳大利亚艺术家德妮丝的中国情结,加拿大艺术家宣永生的水墨三角构成,法国的陈红汗观念水墨、亓效晏的和平愿望、印度巴拉特兄妹的印度风情,韩国艺术家朴建孩的小雅与温柔,金美兰东方禅意,日本艺术家呈珊一凡的电影背景,他(她)们的作品就带有典型的西方欧美风格或东亚风格。
我们这次展览作品的主要形式是卷轴,这首先适合新莲池书院古色古香的建筑样式。而且,卷轴本身是一种阅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方式,“把玩”也作为文人水墨画的一种高级欣赏形式。
四
“新时代、新莲池、新文人”是我们这次展览的最基本的调子,所有的‘莲荷’作品基本上是为书院文化、文人文化特意量身定做的主题展,借助时代的新风,也借此机会来推动书院文化、文人文化,希望我们这次展览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与支持。
农历己亥年三月十八日
东方文艺复兴运动+莲叶何田田+诗意的离骚+新魏晋风范主题艺术运动
文/黄岩
当人类21世纪大谈去火星移民的时刻,人类即将进入宇宙、星际哥伦布时代、星际郑和时代,人类征服欲望似乎是无限的,这张宇宙地图是以地球母星的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人类以往的历史都变成了乡愁,发生在20世纪的工业文明也变成人类重返宇宙的前传。古老的东方文明、古老的西方文明、都在基因层面变成一种基因考古学的东西,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一大批被命名为艺术家的人站出来说NO!他们用中国一种叫魏晋风骨的东西,再上述到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写离骚的那样一种诗意、诗性,在河北保定这个中国燕赵大地发生无数人文传奇的圣地之一,微距到新莲池书院发出声音、发出NO的声音!这些艺术家以莲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呐喊的图腾,以水墨、墨性、书写性、书法性、诗性“在书院”这一道场启动人类艺术的水墨白皮书,他们用自己的水墨作品说话,对话苏东坡的文人性、对应的还有十九世纪法国印象主义艺术家莫奈的睡莲,那件世界艺术史十大名画之一,特别是以德妮丝为领队的国际水墨团队的加盟,河北大学文学院、宋史中心专家团队的加盟。
艺术何为?艺术家何为?艺术是一种态度!艺术家是一种态度!艺术是一种尺度!艺术家是一种尺度!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尺度,德国海德堡印刷术也是一种尺度,激光微喷也是一种尺度,它使我们地球上一种叫文明的东西在五大洲蔓延。中国的书院系统同欧洲中世纪的教堂系统都是书写、保留人类文明简史、生命简史的最后堡垒。在当今很多科学至上主义者都成为“科学教”的伪科学的门徒,他们在今天人类涉及的所有领域制造一种“科学伊甸园” 的命题和实验室机制,将人类个体生命的体验做豪赌,并预言在量子层面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还是这帮叫艺术家的生命体,在河北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大学文学院学术支撑下他们站出来在中国保定在新莲池书院说NO,这些艺术家要干什么?他们要发生,他们要发声,他们要发出墨声,大道至简,他们只用笔墨,就恢复了人类手艺、手工的尊严,因此公元2018年7月27日中国河北保定新莲池书院藏书阁加艺术家的艺术又是人类时空的穿越,使历史复活、文明复活。
艺术何为?艺术家何为?艺术家就是标尺!他们使人类不再孤独,使自我不再孤独,这些艺术家他们都是以自我为标尺,以莲花作为族徽,去再次照亮一种叫文明的东西……
参展作品(选录)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